Search

上一篇才說大國的捐贈疫苗有其謀略上的考量,那小國立陶宛是怎麼回事?

讓我們回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上一篇才說大國的捐贈疫苗有其謀略上的考量,那小國立陶宛是怎麼回事?

讓我們回溯到去年的4月,當時口罩的供應已經漸趨平穩,甚至可以開始挑花色時,立陶宛的疫情正嚴峻極度缺乏口罩,在國際間發出求援訊息時,許多國家的反應皆很冷淡,因為大家都缺口罩啊。

於是政府就展開口罩外交,提供給立陶宛10萬片口罩。(老實說對已經大量量產的口罩國家隊而言,這數目真的九牛一毛)

當時立國的外交部長就以繁體中文表達感謝,並拍攝感謝影片,內文如下:

「立陶宛收到了台灣援助的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人道主義物資,我們表示感謝,並高度讚賞這種精誠團結的行動!立陶宛也幫助其盟友和夥伴。我們會共同克服這一挑戰!」
(中文有點怪怪,不過有感受到其心意)

立陶宛的人口只比台北市略多(280萬),國民所得比台灣低,但疫苗施打兩劑的普及率為31%,至少接種一劑就高達66%(資料來源:信傳謀),歷史處境和台灣類似,所以台灣的率先幫忙,就得到了立陶宛的真誠回饋。

雖然也不能不說仍舊有那麼一些些政治宣示的意味,不想向強權屈服的表態心意,但在兩國無任何邦交脈絡的情況下,真的非常難能可貴。

我仍相信國有真邦交,朋友有真朋友。

*
我也有雪中送炭的朋友。

我的第一場新書發表會,是在2015年6月24週三晚上,一個不討喜的下班日子兼下大雷雨。

其實這場辦得很半推半就:深知自己沒有什麼知名度,辦公開發表會覺得勉強,很擔心場面難堪,但出版社的好意我真的無法拒絕,不知道拿什麼理由來拒絕。

地點在現在已經拆掉的金石堂重慶南路店,那場地在書店頂樓,很棒,很雅致,可惜當時的我撐不起那場面。

果真不出我所料,下班時間還下著雷雨,直到時間快開始了,連逛書店的都只兩、三隻小貓。

我的心在淌血,有朋友事後問我「觀眾反應好不好」,什麼「觀眾反應好不好」?根本就沒有什麼觀眾啊~除了出版社小編(總編缺席),我的經紀人,認識的人只剩下一個說好要來捧場的同事。

許多信誓旦旦說,要來,有空會來,很想來的朋友,都抵不過這位真的有來、而且只有他來的朋友,顯得更珍貴。他沒有中途離席,從頭到尾,都坐在我說要給他的VIP座位上。

後來有進來小貓兩三隻,應是常來看書買書的民眾,被好奇心驅使或是半邀半拉的進來,稍減場面尷尬與我的落寞心情。

我再也不奢望什麼新書發表會了,但我永遠記住這朋友的名字,他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,信守承諾,至此我知道他是個絕對能信賴的朋友了。

(場面如附圖)(攝於發表會之前,真的沒有人....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南琦,寫書的南琦,心理師的南琦。 高考合格心理證書752號,目前出了27本書。
View all posts